1972年奥运会篮球决赛 重现慕尼黑奥运男篮决赛,导演没把美国队描绘成坏人

小编 23 0

1972年奥运会篮球决赛 重现慕尼黑奥运男篮决赛,导演没把美国队描绘成坏人

重现慕尼黑奥运男篮决赛,导演没把美国队描绘成坏人

1972年奥运会篮球决赛 重现慕尼黑奥运男篮决赛,导演没把美国队描绘成坏人

《绝杀慕尼黑》剧照,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苏联篮球队夺冠。

6月13日,俄罗斯体育题材电影《绝杀慕尼黑》在内地上映。影片2017年曾在俄罗斯掀起观影热潮,票房超过《复仇者联盟3》、《毒液》等好莱坞大片,以30亿卢布登顶俄罗斯影史票房冠军。

《绝杀慕尼黑》还原了1972年奥运会篮球决赛现场,将体育精神与个体命运巧妙结合,获得了豆瓣评分8.2的高口碑。近日,新京报记者专访了《绝杀慕尼黑》导演安东·梅格尔季切夫,他讲述了拍摄这一体育史上最具争议比赛的幕后故事。

1972年奥运会篮球决赛 重现慕尼黑奥运男篮决赛,导演没把美国队描绘成坏人

剧本的难点在于平衡真实性和戏剧化

《绝杀慕尼黑》的剧本以传奇篮球运动员谢尔盖·别洛夫的回忆录《一跃而起》为基础创作而成。1972年,冷战中的美国和苏联相遇在慕尼黑奥运会的男篮决赛,面对连续36年未尝败绩的美国队,苏联队教练加兰任深知自己肩负重任,然而他依然坚定表示:“美国队早晚有一天会被打败,我觉得最好是输给我们。”

这场比赛双方交战激烈,在结束前3秒钟,美国队以1分优势领先,比赛结果似乎已成定局。然而峰回路转,苏联队员亚历山大·别洛夫(影片中的萨沙)的一个压哨球逆转了比赛结果。

1972年奥运会篮球决赛 重现慕尼黑奥运男篮决赛,导演没把美国队描绘成坏人

真实赛事图片,

亚历山大·别洛夫在最后三秒上演

绝杀。

“这场比赛的意义非凡:美国人至今仍记得它,我们也是如此”,导演安东·梅格尔季切夫表示,这是他迄今为止参与过的最复杂的项目,“我必须同时拍出真实的体育记录和戏剧性叙事,以便观众能够识别比赛中的球员并了解他们的处境。”

安东·梅格尔季切夫在真实记录和戏剧化之间“走钢丝”,“大部分的人从来没有打过篮球,甚至不知道篮球是什么,但他们的心会像那个在比赛里面的人一样,不顾一切地想赢得胜利、由于做不到而放声痛哭。”

为了还原赛事气氛,6台摄像机同时拍摄

安东·梅格尔季切夫透露,大型体育赛事的电影表现非常困难,真实拍摄根本无法同时调动所有观众的表演。所以,为了实现真实观众气氛,特效部门专门研发并创建了一个新型的“人群克隆系统”,为长镜头到中等的镜头提供逼真的角色呈现。

比赛现场由六台摄像机同时拍摄,每个摄像机都有自己的一个团队操作。第一台天花板上的摄像机提供了运动镜头所需的速度和方向。第二台摄像机,即剧组所称的“第六名球员”概念。第三台摄像机用于广角镜头,而第四台摄像机专门用于苏联队的对手拍摄。还有一台机器专门拍摄倾斜的运动镜头,最后一台用于慢动作拍摄,再使用硬件同步多个摄像机源。

此外,除了近视眼球员阿扎在现实生活中是专业的篮球运动员外,其他多数主演都是演员,而非职业运动员,饰演萨沙和谢尔盖的两位演员之前都没有接触过篮球。他们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在篮球教练的带领下,每天花几个小时训练。并且所有演员都需要和专业篮球队进行大量的比赛。影片拍摄完成,很多人开玩笑说,他们已经可以进专业篮球队。

1972年奥运会篮球决赛 重现慕尼黑奥运男篮决赛,导演没把美国队描绘成坏人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苏联篮球队队员合照。

观影tips

1、 影片中最后投出绝杀球的篮球运动员萨沙患有罕见病,但原型亚历山大·别洛夫在1972年比赛时还很健康,他在1976年奥运会被查出心脏问题,两年之后,别洛夫就因为心脏肿瘤疾病英年早逝,年仅26岁。

1972年奥运会篮球决赛 重现慕尼黑奥运男篮决赛,导演没把美国队描绘成坏人

《绝杀慕尼黑》中的苏联篮球队员萨沙。

2、 影片中比赛得分最高的篮球队员谢尔盖·别洛夫擅长打后卫,是世界公认的最杰出的篮球运动员。谢尔盖·别洛夫在1993年至1998年间出任俄罗斯篮联主席,2007年入选了国际篮球名人堂。

1972年奥运会篮球决赛 重现慕尼黑奥运男篮决赛,导演没把美国队描绘成坏人

《绝杀慕尼黑》中的苏联篮球队员谢尔盖·别洛夫。

3、 影片中关于苏联篮球队“恐美”略有夸张,其实苏联队在1959年和1963年的世锦赛上两度击败美国队,更在1967年的世锦赛上第一次成为世界冠军,为1972年打败美国队积累了信心。

幕后花絮

●《绝杀慕尼黑》的最终拍摄版剧本是这部影片剧本的第22版。

●顾问由影片原型伊万以及谢尔盖的儿子亚历山大担任,他们编排了所有的篮球比赛场景。谢尔盖的儿子也在片中客串了一个小角色。

●影片从筹备到完成一共持续了3年。最后一场和美国队的比赛拍摄了整整30天。

●最高一天当中有多达500个临时演员参演。

●本片有超过500套运动装,专为电影量身定制。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期真正的复古服装,甚至所有群演的服装都是按照当时的布料和裁剪方式忠实还原定制的。

●十个国家的团队制服、比赛球服也真实地还原了慕尼黑奥运会的场景。

●在许多道具细节上,剧组都煞费苦心,剧组专门制作了20多个篮球,都是根据苏联时期标准制造的,且被国际比赛采用的球来制定的。并且在特技拍摄中使用了特制的软球。

对话导演

没把美国队塑造成坏人

新京报 :要精确地展现这场比赛,你做了哪些准备?

安东·梅格尔季切夫 :准备之时能做的就是一遍又一遍仔细地观看比赛,我想我大概看了500次。比赛本身很有趣,只能以原始的“实时”形式进行观看。我花了大约两个月的时间详细编写比赛脚本,用语言表达将其变成影像。后来,谢尔盖的儿子开始对剧本进行打磨,剖析了比赛的每一帧,并精炼了每一个动作和投掷。

1972年奥运会篮球决赛 重现慕尼黑奥运男篮决赛,导演没把美国队描绘成坏人

《绝杀慕尼黑》剧照,美国队教练在片中很有智谋。

新京报 :这场比赛至今也有不少争议,在立场设定上你是如何考虑的?

安东·梅格尔季切夫 :小时候,我父亲给我讲述了这场比赛,这是人类体育史上最重要的比赛之一,一定要被传述。这场比赛是非凡的:美国人至今仍记得它,我们也是如此。这部电影并没有把他们描绘成坏人,我们试图理解他们并客观地展示他们。我们尽力真实重现比赛中的双方。

新京报 :片尾一幕很多观众看得热血沸腾,你是如何做到的?

安东·梅格尔季切夫 :这一场比赛中包含了各种戏剧性的翻转。最难的也是最后关键时刻,是比赛决定性的“三秒”。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有大量观众在现场,所以拍摄时,我必须制定一个代码和命令系统来引导人群并让每个人都按照比赛中的动作行事。

新京报记者 周慧晓婉 编辑 郭冠华 校对 翟永军

三秒绝杀 永不言弃

作者:严鑫超

近日,曾创下俄罗斯影史本土票房纪录的电影《绝杀慕尼黑》在我国内地上映。该片改编自体育史上的真实事件,讲述了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中苏联队打败了美国队(已保持36年全胜纪录)的故事。

1972年奥运会篮球决赛 重现慕尼黑奥运男篮决赛,导演没把美国队描绘成坏人

《绝杀慕尼黑》海报

竞技与生活

影片《绝杀慕尼黑》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还原了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的现场,最后的3秒绝杀采用了消音慢镜头的处理方式。这种方式将时间拉长,形成了对抗的张力,最终球落网的瞬间,观众的情绪也随之一同释放。但是,这部影片不仅仅是一部体育题材影片,更是一部人生励志片。影片对篮球的技战术进行了虚化处理,即使完全不懂篮球的人也会被这部电影所传达的精神所感染。

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不被看好的苏联队在篮球决赛最后3秒绝杀了美国队。《绝杀慕尼黑》记录了这个体育史上著名的事件,讲述了一个此前默默无闻的篮球教练如何带领自己的团队,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影片主角就是当时的苏联篮球队主教练加兰任,他一直有一个坚定的目标,那就是战胜不可一世的美国篮球队。当他第一次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出自己的目标时,遭到所有记者的嘲笑。要知道当时的美国篮球队是真正的常胜之王,在此前36年的奥运会历史上保持着全胜战绩。

由于本片改编自真实的历史事件,最后的故事结果观众早已知晓,如何营造戏剧的张力就非常考验导演的功力。《绝杀慕尼黑》的前半部分展示了苏联篮球队如何克服困难,从身体和心理上完成了大战前的集结。加兰任是临危受命的,篮球队前任主教练因为政治问题被革职。加兰任一上任就要面对人心涣散的球队,第一次与球队见面就遇到众多球员的不信任。当时的苏联篮球队中,有俄罗斯人、立陶宛人和格鲁吉亚人等,不同民族成员因为性格、语言等差异而心生隔阂。球员们也各怀心事,明星球员谢尔盖高傲自大,看不上自己的队友;亚历山大·别洛夫因为心脏疾病不愿拖累女友而决然分手;立陶宛球员保劳斯卡斯时刻都在谋划出逃西方;格鲁吉亚球员总显得和整个球队格格不入。主教练加兰任自己也有不少烦恼,家里有瘫痪的儿子需要照料,还需要面对篮协官员不时的刁难。

1972年奥运会篮球决赛 重现慕尼黑奥运男篮决赛,导演没把美国队描绘成坏人

《绝杀慕尼黑》剧照

《绝杀慕尼黑》是励志类体育题材影片,主人公前进的道路上充满波折,不断有新的障碍出现。而观众们则跟着主人公一起,看他如何克服这些苦难,最终在千钧一发之时获得成功。剧情一方面在不断累积情感,等待最后决胜局的爆发,另一方面,片中人物的冷幽默又时不时给观众们带来了片刻的轻松。亚历山大·别洛夫的女友在莫名其妙被分手后,不顾一切冲进球队浴室质问他。衣不遮体的球员们尴尬的表情与女孩严肃的面孔形成鲜明反差,令人忍俊不禁。

奥运赛场与爱国情怀

奥运赛场上的竞技体育项目,很容易让人与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以及爱国情怀相联系。在《绝杀慕尼黑》这部电影中,导演处理得还算恰到好处,做到了情感真实流露但并不煽情。一方面,影片没有陷入狭隘的爱国主义观念中,没有把自己的对手——美国篮球队队员刻画得单薄而呆板;另一方面,自曝其短揭露了苏联篮协官员的官僚作风。他们关心的不是胜利,他们一点也不为加兰任的雄心壮志感到欢欣鼓舞,反而害怕他放了空话,影响了自己的仕途。当时,苏联在物资上的匮乏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篮球队队员们去西方比赛时,连毛线都要整箱带回国内,队里的医生也在密切监视着每个队员,以防止他们在出国比赛期间叛逃到别的国家。这些困难和障碍让所有观众都在为这支球队揪心,也制造了电影上半场的悬念:他们最后如何战胜了强大的美国队?

在前苏联的电影传统中,爱国情怀的表达往往是温柔而深沉的。在许多导演的镜头下,祖国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他们将朴素的情感投射到波澜壮阔的山河之中。《绝杀慕尼黑》这部影片也继承了这样的传统。

1972年奥运会篮球决赛 重现慕尼黑奥运男篮决赛,导演没把美国队描绘成坏人

《绝杀慕尼黑》剧照

参加慕尼黑奥运会前,加兰任带着所有篮球队队员参加了格鲁吉亚球员家族成员的婚礼。在高加索的雪山之下,在葱翠的山谷之中,所有球员并排而立,虽然教练并没有进行正式的动员讲话,但没有比这更好的出征仪式了。

很多时候,奥运赛场与爱国情怀是分不开的。虽然竞技体育并不提倡以输赢论英雄,但是一场关键性的比赛、一场力挽狂澜的胜利,往往对一个国家有着极大的精神激励。今天,很多俄罗斯人如此怀念这场47年前的篮球决赛,意义就在于此。这部影片之所以在俄罗斯影史上获得如此辉煌的成绩,与众多观众的爱国情怀是分不开的。

父亲与孩子

电影中,加兰任拥有多重身份,他是一个篮球教练,也是一个父亲。他有一个瘫痪的儿子,他无比渴望能获得国家队主教练的职位,因为他想借机出国给儿子治病,这是加兰任忘我工作的一个强大动力。另一方面,他又是全体篮球队队员的父亲。他设身处地关爱着每一个球员。对于有心脏疾病的亚历山大·别洛夫,加兰任拿出自己的积蓄给他治病,那些钱原本是准备给他的儿子做手术的。加兰任为视力不好的球员准备了隐形眼镜,也暗中保护想要出逃西方的保劳斯卡斯。在自己的球员面前,他也是一位父亲,他体谅每个球员的难处,又用自己强大的人格魅力影响他们,最终把大家紧紧凝聚在一起。明星球员谢尔盖最终意识到了队友对他的重要性;已经跟着亲戚出逃的保劳斯卡斯,中途回心转意又回归了球队;患有心脏病的亚历山大·别洛夫执意上场,并在决赛中投出了最关键的绝杀球。

《孙子兵法》说,上下同欲者胜。加兰任用真心实意对待自己的球员,他们自然也会回报真情。全队勠力同心,最终获得了胜利。这样的团队,不仅仅是一支球队,更是一个大家庭。加兰任父亲的身份,比冷冰冰的主教练头衔更感人。一个优秀的父亲不正是如此么?他能宽容、理解孩子的错误,并指引孩子获得成长。最终,孩子用成功和感恩回报了父亲。这也是影片中很容易引发普通观众共情的地方。

在奥运会篮球决赛中投进制胜的绝杀球,是这部影片最燃的时刻。但是,获得胜利后,球员们将装着奖金的信封都摞在一起交给加兰任,让他给瘫痪的儿子治病,这才是影片中最动人、最温情的时刻。(严鑫超)

上一篇快手短视频:世界马拉松记录:马拉松世界记录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