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奥运会男子双人10米台决赛录像?
北京时间7月26日14时,2020东京奥运会跳水男子双人10米台决赛在东京水上运动中心进行。
英国组合戴利/马蒂·李以总分471.81分夺得了冠军,中国组合曹缘/陈艾森以470.58分获得亚军,俄罗斯奥运队邦达尔/米尼巴耶夫以439.92分获得季军。
2008年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录像?
张怡宁。2008年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是张怡宁。
张怡宁,6岁开始打球,9岁便拿到第一个冠军,1993年一进入国家乒乓球队,2001年夺得世界杯女单冠军,一一共获5个世界杯冠军,在2008年奥运会上获女单冠军和女双冠军,他职业生涯共获19枚世界冠军。
为什么足球比赛要看直播,看录像感觉没有意义?
首先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尤其是足球世界杯和奥运会已经F1并称为世界三大体育赛事之一,所以可以得知,足球在时间上有着广泛的球迷基数,尤其是在欧洲和南美更是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即使是在中国,中国足球那么差劲的情况下同样拥有如此庞大的球迷群体,中国的富豪们一大半都喜欢足球。 因此这也导致了,很多人利用足球的不确定性来进行赌球,。
同时由于足球的不确定性对于球迷来说,感受的就是球场上不确定的因素所带来的刺激感,如果知道了结果那么其中的过程就没有了悬念,也就失去了乐趣。
当然电视节目肯定是不能用来直播的,因为拍摄的时候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和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是不可控的,因此这样的做法是不能在电视节目的播出方式上运用。
因为看录像时已知结果,没有了那种被吊住胃口的感觉,少了紧张刺激。所以很多人看球赛录像时特意不去了解结果,以获得类似看直播的效果。
当然,一些资深球迷看录像也能看得津津有味的。不过同理,看直播,他会更爽。
因为人类天生对无效信息排异啊。
比如现在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悖论是: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让信息过载成为了每个人的常态,但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越来越蓬勃的却并不是深度阅读产品,而是催生了微博、XX号、XX短视频等碎片化阅读产品。
在这些产品中,其用户单次单条发布的UGC内容容量十分有限,基本都在100字左右或1-2分钟内阐述完成,甚至很多知名的自媒体工作团队都会刻意规避过深的内容探讨,将梗、段子这类注意力爆点以30秒/次的密度填充进去。
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非常废话:人脑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有限。这种信息处理的反馈表象,按照难度依次为注意力集中、情绪传递、信息提取、对错判断、逻辑思考……在这层公式上我们不难发现,目前我们见到的所有传播案例都是去匹配大众的信息处理能力,最好的例子就是杜蕾斯的每次蹭热点,背后基本都是情绪的浅尝辄止。
具体到题目中,如果你不是专业球评需要反复确认球场上的细节,或者你不是狂热的某队/某人球迷,你本身是缺乏足够的驱动力去关注一场比赛的——与其浪费时间接受一大堆连情绪也很难波动的信息,不如多去刷两遍抖音解解闷呢。
相应的,直播带给你的也就是对不可预知结果等待的紧张感、公众事件的参与感罢了。
至于第二个问题,“电视如果也不彩排,都直播,会不会收视率猛增”,就没有什么回答的价值了。毕竟直播并不是一个摄像机位+主播就能完成的事,中间涉及策划、执行、后期编排等等环节,不然……春晚何必那么生硬呢?
2016年奥运会男子单人10米台决赛录像?
2016奥运会男子单人10米台决赛如下:
在决赛中,中国选手曹缘和杨健都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实力,杨健更是拿出了难度系数3.8的5156B(向前翻腾两周半转体三周屈体)和难度系数4.1的109B(向前翻腾四周半屈体)两个高难度动作,曹缘则是以稳为主追求质量。果然,在第一跳曹缘就实现了完美发挥,得到了裁判的一致满分。
然而这场决赛堪称是“神仙打架”,无论是俄罗斯的米尼巴耶夫、亚历山大·班达尔,还是日本、乌克兰的两位年轻小将都拿出了自己的最佳状态,尤其是英国名将戴利,在前三跳过后,一直领先于两位中国选手,排在首位。
从第四跳开始,杨健和曹缘就开始了奋勇直追,两人的质量都追求到了极致,第五跳在面对巨大压力下,两人的得分都再次超过了百分,将优势扩大,也为最后一跳奠定了心理优势。
最后一跳戴利的表现还不错,拿到了3个8.5的有效分,将压力推给了两位中国选手。此时杨健拿出了全场比赛最高难度4.1的动作,起跳、空中转体、入水都十分完美,拿到了112.75分,曹缘则发挥得更加稳定,难度系数3.6的5255B(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两周半屈体)得到了102.60分,最后只比杨健高出了1.9分,两人也帮助中国队成功包揽了金银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