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热窝事件中的塞尔维亚青年受谁指使?,萨拉热窝事件详细一战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详细

小编 23 0

萨拉热窝事件中的塞尔维亚青年受谁指使?,萨拉热窝事件详细一战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详细

萨拉热窝事件中的塞尔维亚青年受谁指使?

幕后策划者是塞尔维亚政府。

当时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的矛盾激化,奥匈帝国内部康拉德为首的主战派主张通过打闪击搞掉塞尔维亚,而斐迪南却是一个主和派,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塞尔维亚问题。但是塞尔维亚企图通过和奥匈帝国开战拉俄国等欧洲强国进这个火药桶里面,欧洲大乱从而从中趁机扩张。但是斐迪南只要活着,塞尔维亚就不会挨揍,仗就打不大。所以塞尔维亚通过民间组织来搞掉斐迪南。事实结果确实被塞尔维亚的扩张得逞了,就是后来的南斯拉夫。

萨拉热窝事件中的塞尔维亚青年受谁指使?,萨拉热窝事件详细一战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详细

萨拉热窝事件和德国没有关系,凭什么引发一战?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皇威廉二世拙劣的外交政策,一步步将德意志帝国拖入到一场世界大战,而同时在东、西两线作战的窘境,成为德军总参谋长施里芬需要破解的最大难题。单就战术角度讲,“施里芬计划”有许多高明之处。

首先,要快。在与英国长达十余年的军备竞赛中,双方可谓是耗尽了财力,而德国更显劣势,因为英国有富庶的海外殖民地——印度可以榨取,德国却没有。一旦形成消耗战、持久战,德国战败是迟早的事情。为此,对法、俄两国的战争更要快。

萨拉热窝事件中的塞尔维亚青年受谁指使?,萨拉热窝事件详细一战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详细

英国虽然海军强大,但其陆军实力并不强,他们向来都是依靠其他国家的陆军在欧洲征战,只有迅速解决法、俄两国,才能迫使英国失去欧洲“依靠”,转而与德国讲和,继而取得完胜。施里芬只给3个月时间,这是德国承受的最佳时间。

其次,攻其不备。与法国宣战,法军势必进攻阿尔萨斯和洛林,因为那是普法战争后,割让给德国的土地。而德军8个师凭险据守,坚持6-8星期,右翼的德军迂回到法军基本不设防法比边境,出其不意地猛攻法国。

萨拉热窝事件中的塞尔维亚青年受谁指使?,萨拉热窝事件详细一战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详细

更绝的是,施里芬算准了俄国因制度腐朽,效率低下,俄军的战争动员,在战争爆发后6-8个星期才能完成集结。一旦法国解决后,可以通过德国密集而高效的铁路网,迅速挥师东线进攻俄国。换句话说,就是打个“时间差”。

从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将不利的两线作战,转变为两次“单线作战”,这是“施里芬计划”的精华部分。但是,计划顺利实施是有条件的,一是,英国不插手陆地上的战争。事后看,进攻比利时无疑是挑战了英国底线,最终出兵。

萨拉热窝事件中的塞尔维亚青年受谁指使?,萨拉热窝事件详细一战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详细

二是,战役节点必须卡得要准。计划中对每天的进攻进度,都有详尽的说明,犹如一份《施工进度表》。然而,战争是最具有不确定因素的,一个节点出现问题,将导致一系列的麻烦。德军就是进攻至巴黎24公里停了下来,影响了战争进程。

更重要的是,为了达成战役的突然性,这就要求计划实施前,法国和俄国都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尤其是俄国,一旦其做好战争准备,那么德军就没有了“时间差”,不得不面对两线作战的境地,不要说进攻法国了,就是自保都成了问题。

而恰恰是“萨拉热窝事件”,导致“施里芬计划”实施。

20世纪初,俄国为了争夺黑海的出海口——君士坦丁堡,一直以来在巴尔干地区煽风点火,借机扩大在该地区的势力范围,而奥匈帝国却极力维持现状,双方就一直没有消停。但随着俄国爆发了革命,国内矛盾加剧,已无力在巴尔干挑事。

反而激起了奥匈帝国的野心,在德国的暗中支持下,挑起了巴尔干的战事。而支持塞尔维亚的俄国一让再让,依然无法阻挡奥匈帝国前进的脚步。不得已,俄国宣布进行战争动员,警告对方“不要做的太过分”。其实,也就是摆个样子。

俄国根本就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既不想对奥匈帝国开战,更不想与德国为敌。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威慑作用,希望给德国一些压力,力劝奥匈帝国不要采取过火行为。说白了,当时的俄国内外交困,根本没有发动战争的意图和能力。

但这一宣布,没有吓住奥匈帝国,倒把德国“吓”得不轻,这是为什么?原来,“施里芬计划”的关键,就是在俄国没有战争动员的情况下实施,德军要利用难得的6-8个星期的“时间差”,全力进攻法国。俄国这一“闹”,一下子打乱了节奏。

更焦急的是,俄国宣布战争动员,让德国彻底失去在外交和军事上的回旋余地。如果不立即开战,“施里芬计划”将“胎死腹中”,眼下就是要找个由头发动战争,正所谓“师出有名”。说来也巧,“萨拉热窝事件”正好是其出兵的理由。

于是,随着德国向俄、法两国宣战,欧洲各大国都被迫卷入一场世界大战。除了德国,尽管每一个参战国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也都不想打,但还是莫名其妙地因为一次“刺杀事件”爆发了战争,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话说回来,正是威廉二世自以为是的外交政策,让德国在欧洲处于十分孤立的位置,根本没有斡旋的可能,导致对英、法、俄的军事动态极为敏感,只需小小的火星就能立刻引起德国巨大的反应,“萨拉热窝事件”,只是这些火星中的一颗。

说白了,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也一定会爆发。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1914年6月28日为塞尔维亚之国庆日。奥匈帝国皇太子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一名参加塞尔维亚恐怖组织“黑手党”的波斯尼亚学生)枪杀。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并列出一些违反其宪法,干涉其主权的要求(塞尔维亚政府要和奥匈政府合作,压制一切的反奥行动及检控萨拉热窝事件的涉案人士)。尽管塞尔维亚表示,除了两条违反宪法及影响主权的条款,将接受其他所有条款。然而,奥匈帝国执意开战,在得到德国的支援后,于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尔维亚,这件事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导火线。

普法战争(法德矛盾)和欧洲火药桶——巴尔干半岛也是引发一战的主要原因。

PS:可以去我的头条文章中了解更多详细内容

一战前夕,欧洲各国为了争夺地盘,划分成了两大阵营:

  1. 同盟国。成员主要有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2. 协约国。成员主要有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

两大阵营就像两个巨大的火药桶,迟早会被引爆,但谁都不敢率先发动攻击。

(一战形势)

两个阵营争夺的焦点集中在了巴尔干半岛和与之相连的地中海沿岸。为何这个地区如此重要,引得两大阵营都虎视眈眈,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1. 这个地区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是重要的入海口,其中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通向大西洋的唯一通道,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处于黑海进入地中海的咽喉地带,苏伊士运河是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最近通道。
  2. 重要的战略地位导致两大阵营都在此地进行了大量投资。其中,法国在此地的投资达40亿马克,德国约有20亿马克。
除了外部势力的介入,这个地区内部也非常混乱。被奥匈帝国统治的波黑人民长期受到奥匈人的压迫,他们迫切想要回到塞尔维亚的怀抱。塞尔维亚人和波黑人都是斯拉夫人,因此非常同情波黑人的遭遇,一直想把波黑纳入自己的地盘中来。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因此交恶。(巴尔干半岛一直就是个战略要地)两大阵营出于争夺利益的需要,暗中支持对自己更有利的一方。其中,塞尔维亚背后是俄罗斯帝国,而奥匈帝国背后就是德国。因此,德国和俄罗斯帝国一直就是老冤家了。1914年5月,德国和奥匈帝国达成协议:一旦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之间发生战争,如果俄罗斯出面干涉,德国将毫不犹豫的站在奥匈帝国这一边。德国人的支持,给了奥匈帝国很大信心。奥匈帝国决定在波斯尼亚举行军事演习,假想敌自然是塞尔维亚,时间定在了6月28日,这天正好是历史上塞尔维亚被奥匈人攻占的日子。不仅如此,好战的奥匈皇储弗兰茨·斐迪南还决定亲自检阅部队。奥匈帝国的种种行为让塞尔维亚人心生不满,一个民族主义团体决定刺杀弗兰茨·斐迪南。在奥匈皇储弗兰茨·斐迪南检阅的当天,当车队行驶到闹市中心时,人群中的一名青年突然向弗兰茨·斐迪南乘坐的轿车扔了一枚炸弹。只可惜,炸弹威力过小,只伤到了弗兰茨·斐迪南的一名侍从。车队加速向前驶去,当开到一个转弯处时,车速只好降了下来,此时埋伏好的塞尔维亚枪手趁机向斐迪南夫妇连开两枪,斐迪南夫妇二人当场毙命。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本就有意攻打塞尔维亚,这次事件正好给了他们一个借口。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德国表现的比奥匈帝国还积极,不断怂恿奥匈帝国发起战争。而由于巴尔干半岛特殊的地理位置,两大阵营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也不由自主的卷入进来。因此,虽然萨拉热窝事件本身和其他国家没有关系,但一直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争夺的焦点地带,双方唯有一战才能解决此事。